简历范文素材网
位置:首页 > 职场 > 大公司如何维系离职员工?

大公司如何维系离职员工?

时间:2021-10-24作者:翟舒茵浏览:0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从明星公司离职的高管不可谓不多,在阳春三月里,百度就出走了三位高管,包括百度高级副总裁王劲,被辞退的前高级副总裁、百度糯米总经理曾良以及首席科学家。当然,还有乐视汽车联合创始人、全球副董事长、中国及亚太区CEO,福耀玻璃总经理左敏以及负责小米国际化业务的副总裁雨果·巴拉。


在当今的职场,无论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人员流动都极为普遍,企业在接受更新换代的同时,更不应该忘了维系于老员工的关系,这是难得的,甚至可能在未来为你的企业带来巨大的机遇与转折,再不济,也可能在你急于用人之际,成重回公司或者为你推荐合适的候选人。然而,很多中小企业不注重维护离职员工关系,在这一方面,很有必要像大公司学习。


微软亚洲工程院:微软亚洲研究院院友会


2016年11月,微软亚洲研究院迎来了它18岁的“成人礼”,微软并没有为它举办盛大的庆祝仪式,而是邀请了包括三位声名卓著的前院长——已升任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的沈向洋、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李开复,以及现任百度公司总裁的张亚勤在内的近200位“院友”共聚一堂,并宣布成立“微软亚洲研究院院友会”。


时隔不到两个月,微软亚洲工程院(简称ATC)也举办了一场“校友”聚会。总裁张亚勤、小米公司总裁林斌、联想集团CTO芮勇、刚从金山集团CEO位置上退休的张宏江,还有将门、易米、阿博茨等公司的创始人汇聚一堂,他们共同的标签就是“前ATC人”。


其实科技公司的“校友会”或“离职员工群”并不新鲜,比如,早已声名在外的“南极圈”是腾讯公司离职员工社群,阿里巴巴的“前橙会”、新浪的“老浪人”、百度的“百老汇”等。“同门”的经历让他们容易彼此信任,“大公司的标签”让他们自身的能力和品牌增值不少。更重要的是,大部分人依旧在科技互联网界,通过这样的社区组织,依旧可以找到有效的资源。


由离职员工组成的企业“校友会”类组织正成为流行的“圈子文化”,尤其在当下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期,创业创新在这个生机勃勃的生态圈中成为潮流。这些有着同门情谊、相似基因的人聚在一起,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想象。


腾讯:用“南极圈”圈住前员工


2017年1月7日,一群“老企鹅”又回归了深圳“南极圈”,在这场题为《青春·不散场》的嘉年华活动中,一年一聚的腾讯前员工感慨万分。


“南极圈”是腾讯离职员工社交圈的代名词。2010年由前腾讯员工潘国华创建,那时离职的员工中有一部分在一个名为“永远一家人”的腾讯QQ群中。3Q大战之后,作为创始人,马化腾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如果不能与竞争对手进行差异化竞争,只能陷入漩涡之中。腾讯为此转变策略,转而投资并购,创建起开放平台,让更多的创业者享受到腾讯的流量和用户支持。马化腾称相当于把腾讯一半的命运交给合作伙伴手里。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腾讯周边悄然形成了一个离职员工创业生态圈。


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风起云涌,那些离职的“老企鹅”中有不少人创业成功,这给了潘国华很大的启发,为什么不把“南极圈”商业化,做成一家公司呢?


早先从网易走出的李学凌创办欢聚时代(YY)、而唐岩则创办了陌陌,这些公司都成功在美国上市。2013年之后越来越多的腾讯系创业企业出现,橘子理财创始人肖文杰是前腾讯财付通总监,如今公司估值已十亿美元以上。腾讯第18号员工李华创办了富途证券,Ucloud(优刻得)联合创始人及CTO曾担任腾讯技术总监……看到这样的机会,潘国华心生一念,将“南极圈”做成一家公司,以此来连接校友,打造一个创投平台。


而自马化腾说愿意把一半的命运交给互联网的创业者后,自然不会忽视离职员工身上的能量。“南极圈”商业化之时,2014年10月,腾讯及时注资,成为公司股东之一。


李晖(化名)作为腾讯前员工,于2014年12月加入“南极圈”,如今也是“南极圈”的合伙人。李晖说,“现在,腾讯部与‘南极圈’会有深入合作,员工离职后会告之‘南极圈’,以便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服务。”


成立公司后,“南极圈”主要服务于腾讯的离职员工,从事创业服务工作,提供一站式孵化、招聘、融资、公关等服务,还提供创业营平台和免费的孵化空间。与此同时,“南极圈”还帮助离职员工回流到腾讯系,或者发现和帮助由离职校友创办的早期有潜力项目。公司能够接触到的腾讯系创始人也有近千人,孵化几十个项目。而在成立公司之前,“南极圈”已经在创投圈和圈小有名气,为红杉、IDG、经纬、真格、北极光等几十家VC机构,提供了近200个腾讯离职员工创业项目的对接。


离职员工要进入“南极圈”需要进行验证审核,要有推荐人,明确告之哪年入职,在哪个部门从事哪项业务,在腾讯的领导是谁,审核后才能入群。“入群其实只是个仪式,一旦确认是腾讯员工,我们会提供很多免费的帮助。”李晖说。


“南极圈”的订阅号如今已经圈粉10多万人,标签特征鲜明,以创业为主,订阅者包括腾讯在职和离职员工,投资人以及外部的创业者,连马化腾等腾讯创始人也在其中。


“腾讯的光环对早期创业是有帮助的,但业务需要自己开展。”李晖说。“南极圈”学习国外YC孵化器的模式,孵化初创企业,同时占有几个点的股份,共同成长。此外,公司也在拓展合作,在北京、上海、长沙都设有合作的孵化器。


2017年1月,腾讯、阿里以及百度这三家老对手的离职员工组织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李晖说,这是因为“离职员工需要互帮互助”。也许前BAT们的全新融合将会成为下一个独角兽的来源。


阿里巴巴:校友圈里建设生态


进入时,大卫的工号已是8万打头,单从这一数字来看,他已经不算是老阿里了,但借此也可以窥探出阿里人群体的庞大。“阿里巴巴对我与其说是一家雇主,不如说是一所学校,它教会我互联网思维,教会我创业。进入阿里巴巴工作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大卫说,如今他已成为一家做宠物社交App的互联网公司创始人。


动物遗传学硕士毕业的大卫算是宠物细分领域的资深人士,曾从事宠物产品研发、线下销售和品牌推广工作。2014年猎头找到大卫,邀请他加入淘宝,从事宠物垂直行业的运营,这也正契合了他的想法,他当时的职级是P6(相当于资深工程师级别)。“阿里巴巴是一家高度重视人才战略的公司,虽然在互联网领域已经占据绝对优势,但为了保持高速发展,还是不断从各个行业高薪引入优秀人才,以弥补老员工对于垂直领域认知的缺乏。”大卫因这样的背景而进入公司。


在阿里,大卫深刻地感受到一种创业者的精神。“每年目标都是通过‘共创会’,由员工自下而上提出来的,上层领导的职责是为员工‘赋能’,帮助实现这些目标,这与传统公司自上而下的指标架构完全不同。”正是这样的一种互联网思维,对创业文化的崇尚让每个员工都充满主人翁意识,想像力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地发挥。


在阿里的日子充实而忙碌,入职不久大卫便经历了“双11”和“双12”的大考,真正体会了那些“奇迹般的数字”,体会了什么是“互联网思维”。他终于认识到: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那么艰难,根本原因是互联网基因的缺失。“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竞争并不在一条赛道上,两者玩的完全是两种游戏,不是简单的照搬模仿就行的。”大卫深有感触地说。


在阿里,大卫除了学到互联网思维之外,更为宝贵的是这里的人脉。阿里前后有十多万名员工入职,而如今在职的有4.5万人,这些在职的和离职的员工足以构成一个强大的协作组织。


“前橙会”是由阿里离职员工组成的“校友会”之一。若要入会,规则与“南极圈”一样,需要凭阿里的工号。目前,“前橙会”已经形成“社群+培训+资本”的商业模式,社群中有投资人、创业者,也成立了直投基金,帮助项目融资,提供媒体宣传。


“前不久发布的阿里校友‘创业琅琊榜’,阿里系的创业企业加起来估值已经几万亿元。互联网项目占有相当比重,当然也包括我的‘握爪项目’。”大卫说,“‘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阿里人喊着这句口号,一直冲在创业大潮的最前沿。”当被问及打工与创业的区别时,大卫说,“大部分人还是适合打工生活的,相对安逸一些。但是有些人要得更多,创业者是天生的,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物种’。”


阿里的校友圈自然是个强大的生态系统。“创业公司都会找水草丰美的地方聚集。”大卫说。自己的创业公司起步时依然会与阿里合作,做宠物用品电商,或者与阿里共同策划一些内容产出,但现在更主要的任务是把流量往App上聚集,后续不排除会与阿里金融或者阿里系的基金有更深层次的对接。


由于阿里系人数众多,分化成不同的校友组织,“阿里邦”和“阿里老友会”也是其中比较活跃的社群,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策划很多线下活动,大卫也常常参与其中。“人们在这些聚会中通常考虑两件事,一是你能为大家做什么,二是你需要大家为你做什么。”大卫说,“商业根本的资源在人,让人脉发酵,有效地筛选人,跟你一起成长,最终的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我希望通过创业获得财务自由,不让家人为了生活而奔波。”大卫说,“但赚钱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帮助别人,我希望45岁开始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帮助更多有梦想的年轻人。”可以确定的是,这些大公司的离职人生态圈还能拴住大家的心,远非念旧,而更多是这一特殊圈子的平台价值。


相关搜索: 南极圈阿里

其他用户喜欢的简历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