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历范文素材网
位置:首页 > 职场疑问 > 这些职场真相你在进入职场前就应该知道

这些职场真相你在进入职场前就应该知道

时间:2023-02-19作者:职场规划师浏览:0

你工作多少年了?请把你的工作年限打在公屏上,你对于自己的职业发展满意吗?如果让你总结,你觉得都有哪些成功经验?又有哪些踩坑教训呢?而且从2012年毕业工作到现在正好十年,这十年我从快销到互联网行业,在世界五百强和大厂搬过砖,也在创业公司负责过比较大的业务板块,我做出过一些小小的成绩,自然也踩过不少坑。这就想和你分享一下那些我职场十年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希望你比我更早知道,少走弯路。

第一个真相,不局限于螺丝钉价值,要关注自己的市场价值如果我们只追求完成好工作,我们实现的往往只是螺丝钉价值,但我们更需要关注的其实是自己的市场价值,什么叫实现螺丝钉价值呢?意思就是我们能完成自己所负责的工作,但这个工作本身只是公司业务版图上很小的一个局部,一方面它可能比较琐碎,重复性强,容易被替代,所以被称为螺丝钉,另一方面也更可怕的是,这颗螺丝钉是基于公司当下需求来设定的,时间久了,只现在当下需求里,很容易把自己变成只适合某个特定任务的那颗螺丝钉。比如有的财务同学既要负责报。报销审核,又要负责应收账款,还要负责产出日常报表,经历被七八件不同的事情拉扯,每件事情都很琐碎,也都做的不深。有的做视频审核的同学,一天要看非常多条片子,工作量很大,也很辛苦,但审核每条视频的动作是机械重复的,而且换一个人来做也很快能够上手。有的在公司内部帮老板做工具产品的同学,虽然说产品的实际用户可能是公司某个部门的同事,但整个产品就是老板拍板,按老板的意思做的同学在这个过程当中,既没有学习到规范的产品流程,没有锻炼到产品能力,而且另一方面,这个做出来的所谓的产品可能只是这家公司在用,没有什么可以迁移的经验。当我们只顾眼前的这颗特定的螺丝钉的时候,可能平时自我感觉也还不错,因为我们也能够高速运转完成任务,可是一旦某天公司的岗位能力要求突然变了,诶,这种情况是很可能发生的哦,因为很多公司的业务也是动态变化的,或者哪天我们想换工作,想看新的机会了,可能就会发现之前我们觉得的还不错,其实非常脆弱,因为我们原来的积累突然间不适用了,这当然会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机会、报酬、事业发展一系列的事儿。举个具体。例子,比如有同学过去两年做的都是微信公众号投放的工作,也就是筛选适合投放的公众号,和对方商谈具体的软文推广合作,然后执行投放。同学做的也还不错,但同学可能会发现,当他做了两年之后,突然公司的重心倾切到了短视频投放,不那么看重公众号了。但同学只会也只了解公众号投放,对于短视频平台规则、行业信息没有任何的了解,很难马上匹配上公司的新要求。这时候如果公司业务很急,选择立刻从外面招人来补充能力,而同学原有的公众号投放比较边缘,就会非常被动了。而当同学尝试看外部机会的时候,也发现市面上几乎没有什么和之前的工作完全一致的岗位,可能有的公司会要求同学不仅要会公众号投放,还得熟悉B站某音某输的投放工作,或者会要求在公众号上同学要不仅会投放,还得具备自己产出内容的能力,那这时候同学就会比较被动,因为他发现自己的市场价值不高。市场价值就是包括现有公司在内的用人方愿意为我们的技能所付出的价值,我们的能力足够复合或者足够精砖,可替代性就更弱,往往市场价值也就更高。复合的意思就是你能够独立完成一个重要工。做板块的闭环,比如说做用户运营的同学,基于用户完整的生命周期,用户的获取、激活、留存、变现、转介绍,你都有充分的积累和成功案例,那你一定很抢手。金端的意思是你能在某个专业领域上搞定特别复杂的工作,比如一位律师,同时具有金融的专业背景,特别擅长处理复杂的金融案件,而这样一些积累是任何一个人至少都要用上六七年时间才能够具备的,所以可替代性不高,那你的市场价值一定是比较高的。我们在平时工作的时候,因为只是身处公司这个小环境,往往就容易陷入执行,只关注自己的螺丝钉价值,不知不觉市场价值就变低了。而要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首先坚持自我反思,不管公司对我们是什么样的安排,我们得不时问问自己,我的市场价值是什么,我具备哪些符合的、专业的、不可替代的能力、经验。同时还要保持对行业和市场的敏感度,一方面要关注行业的发展,行业有哪些新鲜事物,平台方法要有意识的收集和了解,另一方面要关注市场的需求,最简单的可以定期看看市场上类似岗位的JD,了解一下都有哪些需求的侧重和变化,然后再看看自己有哪些需要提升和补充的地方,然后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的尝试争取那些能提升我们市场价值的机会。比如做公众号投放的同学,可以主动尝试去了解甚至横向探索不同新媒体平台的投放,或者在微信生态下纵向去探索其他的投放玩法,无论是信息流、广告、视频号还是别的什么。当然,能争取到机会的前提一定是你现有工作做得好,这个机会本身也有给业务带来增量的可能性,而不是说你挑肥拣瘦,连本职工作都不好好做就想做别的,也不是说你只为了自身发展去做一些和业务毫无关联、毫无帮助的事儿,主动探索和承担更多职责,你就可以跳出螺丝钉的限制,同时公司也能够享受到你更多的东西,实现双赢。

第二个真相,想清楚自己的职场优先级,这意味着你知道当下自己在职场上最想要什么,同时也意味着你知道你可能会放弃什么,你可能会为了最高优先级暂时不在意,甚至舍弃那些不在优先级里的事儿。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更自洽,拥有更稳定自由的内在情绪,也才可能有更好的职稠表现和发展。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对于现在这份工作,你有ABC好几个不满意的点,但要说离开这份工作吧,你又有XYZ那样一些你不愿意舍弃的东西。于是你一定。继续着现在这份工作,一边又持续困扰于他的ABC,每天工作都在持续消耗情绪,时间久了甚至还影响工作产出。这种情况蛮常见的,我自己也深有体会。后来我意识到,我们之所以有这种拧巴和纠结,原因就在于我们什么都想要。而我们之所以什么都想要,是因为我们不清楚自己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想清楚了最重要的是什么,基于这个最高优先级去思考、做选择,我们就会更自洽、更坚定,也就更不容易被那些不在优先级里的事儿名下。举个例子,如果你现阶段最在意的就是某家知名企业他雇主品牌给你的背书,这家企业业务发展很快,业务压力很大,同时员工的工作强度也很大,而你为了品牌背书选择了这份工作,那你就阶段性的需要承受更高强度的工作,比如说更频繁的出差或者更高的业绩指标要求,又比如你现阶段最在意的就是工作地点就是和家人稳定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那有可能你为了这个优先级就需要舍弃掉一次去外地总部学习六个月的机会,哪怕这个学习机会会影响你在公司的晋升速度,那你是想清楚了做出的取舍,那么取舍之后就不要在抱怨看不到晋升机会了。再比如,你最在意的就是。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就是维护自己工作之外的私人时间,那可能你为了这个优先级需要拒绝掉一些应酬的场合,即使这种拒绝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你和合作方的亲密度,还有工作推进的顺畅度也是充分了解判断之后做出的选择,那就要做好承受对应结果的准备。我们很多人在没有想清楚优先级的时候,就特别容易被每一天冒出来的不尽人意而烦恼,比如说会因为业绩目标有压力而有怨气,但忘了自己当初加入公司就是冲着他行业铁军的名头来的,甚至直到现在,这也是自己继续这份工作的最大原因,又比如会因为同事组织私人聚会没有叫自己而不开心,可明明自己平时就是不太喜欢参加应酬场合的同事不叫自己很正常,工作中对这里那里有不满甚至有情绪都是非常可以理解的。但我们也要提醒自己问自己,我现在纠结或者不满的这件事到底对我重不重要?我最重要的优先级被满足了吗?想清楚了自己的优先级,有了充分的思考,我们就会更少为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困扰了。

第三个真相,职场社交的前提是尊重职场身份,职场社交不同于我们从小到大都熟悉的熟人社交,不要拿同一套标准。去要求职场中的同事和自己。我们从小到大,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环境,和他人的社交关系主要都是熟人社交,而职场社交和熟人社交是非常不同的。首先,职场社交是基于职场角色和角色背后的固定职责的,大家是从职场角色认识彼此的,比如说财务部门负责项目营收核算的专员a同事,人力部门负责社招的经理B同事,自己部门的总监C同事等等。而这些职场角色天然有他的职场职责,大家不论怎么交往,无论关系远近,只要还同属于同一个职场,就不可能跳脱于自己所处的职场角色和职责。我们要知道并且尊重职场社交的规则,守住自己的职场角色,也不要随意冒犯别人的职场角色,比如财务专员a在和同事沟通的时候就是带了财务身份的,那么涉及到讨论一些敏感信息的时候,他就是不能随便说的,比如公司在某个机密项目上的营收情况,明年在各个项目上的预算调整倾向等等,而你和同事关系再好,都不应该找招聘经理B打听新入职同事的薪资,也不应该找部门总监C打探其他人的人事变化安排。其次,职场社交的基础目的是让大家。能够更好的合理完成工作,让业务更好的运转,只要能达成这个目的就够了。这也就是说,一方面需要尽量和你的合作方保持礼貌友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大家能够一起做事儿,即使遇到和你没那么合拍的人,也得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尽量不要影响事情的推进。另一方面,不要想着和职场上遇到的每一个人都建立亲密的私人关系,甚至用熟人关系来要求自己和别人,这很难。比如我们以前朋友间的熟人社交可能会有这样的场景,今天你们一起做小组作业,你有事儿他就帮你多做点儿,明天你们一起出去玩,他生活费不够花了,你就帮他先垫点钱。而有的同学进入职场中带着惯性,会想要用同样的这套熟人社交法则,比如说工作上遇到困难了,会希望同事主动帮忙自己,或者同事找自己帮忙的时候不好意思拒绝,而这样做了,很可能发现对方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和自己亲密,不是那么愿意你来我往,互相帮助,甚至自己为了帮别人做个什么事,不仅没做好,还耽误了自己的工作,被老板批评,你可能会感到很受伤,这就是因为你尝试带着熟人社交的预期来和同事进行职场社交,预期上就不匹配了。而当我们意识到职场社交和熟人社。这两种社交关系的本质差别是才可能尊重自己和他人在职场中的职场角色,也才能够更合理的设置自己职场社交的预期,让自己和同事都更舒服。请大家注意,说这段话并不是想说职场没有朋友,我自己也有在工作中交到很好的朋友,如果工作中遇到了能成为朋友的人,那太好了,要珍惜,但是不要带着这样的语气去和每一位同事社交,不然就很容易犯错和受伤。

第四个真相,职场不是生活的全部,关注和保护我们生活的其他拼图,能让我们更平衡和从容。很多刚进入职场或者刚工作几年的朋友很容易有一个倾向,就是把工作的重要度放的特别高,这里先澄清一下啊,而且说不要放的特别高,意思并不是说下班了就不能努力了,或者一努力就成了该被唾弃的卷王,我是想提醒大家,不要让工作过分的侵占你的情绪和注意力。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我上班的前好些年都会在下班后不停的想工作上的事儿,而且我的这个想不只是说常规的业务复盘或者做一些技能的学习,而是我会把很多工作上的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带入我的生活,让他持续的影响我的心情,我的行为,比如我最夸张的时候是有一次工作上。项目推进遇到问题,被资深的同事挑战,于是我情绪很不好,这个情绪在下班之后也没有得到缓解,于是我饭也不好好吃了,健身也不去了,娱乐也减少了,没有好好休息。于是我的免疫力开始变差,然后疯狂长痘。而这一切又导致我的情绪更差,身体更不好,人际关系更糟糕,工作表现也更不理想。当时我的生活陷入了一个负向循环,我那次渡劫最后是靠休了几天假,看病强行和工作切断,同时呢,机缘巧合开始跑步,慢慢恢复身心状态,才终止了这个负向循环的。后来我身体慢慢变好,也从坚持跑步当中收获到了一点自信,然后再带回到工作上,一切才慢慢好转。我事后反思意识到一开始的问题就出在我太看重工作了,我居然允许他影响我的健康、心情、社交、娱乐等等方面。而且当我如此看重工作的时候,我整个人是很脆弱不平衡的,我的情绪起伏都会极大的受到工作的影响,很容易就进入负循环。所以自从那次之后,我就不断的提醒自己,不能让生活被工作绑架,不能给工作控制我一颦一笑的权利,不然就成了工作的奴隶。而明明工作只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那个部分,人生很长。世界也很大,工作只是其中一个部分,不管处于职业的什么阶段,都不应该允许他侵蚀生活的全部。亲情、爱情、友情也好,游戏追星、健身也好,吃火锅撸串、躺沙发包具也好,希望你在工作之外能够拥有并且享受快乐。好了,这就是今天想分享给你的我工作十年之后总结出的四个职场真相,无论你是还没有步入职场,或者刚开始工作,又或者是已经混迹职场多年,这几条经验教训希望能给你带去一些思考和借鉴。比如跳出螺丝钉的事业,让自己变成具有更高市场价值的人才,想清楚自己的优先级,工作中更自洽,也更能达成最重要的目标,理解职场社交和熟人社交的差异,让自己更不被人际关系困扰,避免全部的情绪、注意力都被工作占据,过上更平衡的生活。


相关搜索: 职场

其他用户喜欢的简历模板